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人:陆经理

手机:15105515116

网址:sunmiro.com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临江工业园区(夏家湖路1号)

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动态

推动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
时间:2016/6/20 16:42:15

激活农业产业化内生动力,推动农村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农民持续增收,是新常态下农村工作的“牛鼻子”,要摆在重要位置,发挥牵引作用。

农业产业化进入新常态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赋予广大农户承包经营权,农村经营方式的变革,使广大农户拥有生产自主权,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增强了农产品有效供给,拓宽了农民就业领域,农村劳动力由一产向派生出的二、三产业延伸,将农业产业链由田头连接到餐桌。随着农村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充满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安徽省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到2015年末,全省农产品加工值达9151.5亿元,从事二、三产业农民工300多万人,农民收入的36.9%来自农业产业化,培育省级龙头企业5922家,企业上市10家,跨入国际市场3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一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经济发展,加快了奔小康步伐。

进入新常态,农业产业化面临新问题、新挑战。农产品加工值已由连续递增到2013年增长率为25.1%、2014年增幅下降为15.6%,2015年增幅仅为9.1%;随着亏损企业规模扩大,到2015年亏损企业近20%;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持续逆差,2015年贸易逆差4.02亿美元。

进入新常态、面对新挑战,需坚定信心,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业产业化激发创新活力,以适应新常态,打造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版。


农业产业化要适应新常态
  

在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农业产业化发挥了巨大的牵引作用,面对新常态下农村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需拓宽视野,改革创新,催生动力,寻求活力,驱动发展,使农业产业化经营蕴含生机,充满朝气,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有机载体功能。

     1.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市场同一产品的价格相差悬殊,如大米,高端的一斤10多元,普通的2至3元,低的仅一元多;畜禽产品不同品种、不同质量的价格也差别明显;奶制品由普通鲜奶到添加益生元、乳酸菌等微生物,均是普通鲜奶价格的两倍以上。

     2.新消费催生新业态。安徽省某企业用五谷杂粮加工生产出的食品,适应了多类市场群体消费业态,催生成全国知名粗粮加工企业;某茶叶公司经营的茶园以一亩一万元价格租赁给城市居民,企业实现了低投入高收入。

     3.产品消费向服务消费延伸。目前,从产业派生出的服务业正充满活力。如农家乐、休闲农庄、度假村落、观光旅游等不仅提供了农产品消费,而且服务延伸至信息、通讯、交通、文化、卫生等复合型服务,服务水平正逐步提升。把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有形资产,予以共享,不仅扩大了农产品消费,还提供了越来越新颖的服务消费。

     4.面向群体共性化消费向多元化、区域化、个性化服务发展。这就要求农业产业化供给水平与市场需求提升相融合。如茶叶,南方人喜绿茶,北方人喜红茶,高收入人群追求的是名茶、品牌,讲究叶形、色泽,中低收入群体追求香味、口感。

     5.满足量的需求向品质、安全提升。新常态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要求有机、环保、绿色,把保证产品质量放到更突出的位置,保障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6.农产品供给由国内走向国际。安徽省拓展农业国际合作空间大、资源丰富、区位优越、农业对外合作互补性强。要支持并助推龙头企业走出去,产品销出去,技术、人才引进来。

     7.经营形式多元规模适度。由于企业家的素质、环境条件、发展阶段的差异,企业规模和组织形式多样,有独资、合作、联合体、企业集团,也有引入外企。这支多元化的团队,经营方式多样,经营规模差异,经营业态活跃,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力军。


加快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
 

     1.推进粮食产业变革。应清醒地看到新常态面对粮食产能供给不足向产能过剩转变,产业规模扩张向转型升级转变,要素驱动向创新发力转变,增加供给向结构性改革转变的新态势,为承接粮食保持产能、提升粮食效能的新业态,农民增收的新要求,需加快粮食产业化结构性改革:一是逐步开展休耕试点,扩大牧草面积,保护地力;二是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土地产出水平;三是推动新一轮粮食科技革命;四是引入工厂化生产方式,发展温室大棚精准高效农业;五是延长产业链,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加快粮食大省迈向富民强省;六是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改革创新,挖潜增效提高粮食产能,发挥划时代的引领作用。

     2.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常态农业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在茶叶、蚕桑、水果、蔬菜及畜禽、水产等传统产业产能也存在结构性过剩,需加快企业转型,产品升级,市场开拓。注入智能化、个性化、时尚化的新型消费业态,激活产业内生动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安徽省优势区位,丰富的资源优势,良好的农产品品质,推动农村新型经营组织从低水平竞争向高水平竞争跨越,从产品市场过剩到驾驭市场,满足供给,创新需求提升。

     3.催生农业产业化多功能性。可在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文化教育、强身健体、农家餐饮等方面提供服务,让新供给催生新消费,使农业产业化在认识上突破,在实践中创新,在成果上体现,在社会上形成共识。

     4.着力提升农产品的消费业态。从安徽省合肥市的实践看,不同群体的消费市场充满活力。詹记食尚精品面点、肥西老母鸡丰富便捷快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鹤立鸡群,深受市场欢迎。我国台湾地区对茶产业进行深度挖掘,创新需求,拓展了茶产业链,创新茶产业的有效供给,可供借鉴。

     5.大步跨入国际市场。国际农业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安徽省现阶段农产品供给结构性过剩,但非洲、俄罗斯、“一带一路”区域农业资源与农产品消费市场与安徽有着巨大的互补性,可互利共享。要加大扶持力度,走出去的企业应享受国内同等农业扶持政策;建立汇率保障机制;降低出口农产品检验检疫费用;财政安排农业走出去专项;加强队伍建设,构建网络平台,加快农业跨入国际市场的步伐。

     6.建立健全现代网络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构建“互联网+农业产业化”平台,开展龙头企业与电商对接,缩短供求距离,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供给效率。改变传统消费习惯,变革消费模式,使供求便捷畅通,催生跨区跨境远离市场的田间与餐桌的近态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市场动态信息化,用网络连接一体化。

     7.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队伍建设。培育一批企业法人产权清晰化、生产标准化、技术集成化、管理科学化、经营规范化、市场国际化、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家队伍,担当起新常态引领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