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天大的事儿。粮食烘干机作为适用于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的机械装备,其对于粮食作物丰产丰收的重要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认知和接受,甚至有业界人士将其上升至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保障性装备也不为过。受厄尔尼诺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全国多省呈多降水天气。农民抢收小麦,收割机进不了地,小麦霉变是农民最担心的事。而拥有粮食烘干机械的种粮大户们,高枕无忧不看“天色”,经过及时烘干,小麦质量得到保证。
江苏省启东市合作镇锦荣农机合作社的负责人感慨地说:“今年夏收期间,没有烘干机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抢收过来的麦子全面晾晒,要用几个足球场的场地啊,这糟糕的天气,即便摊在场地上也遭罪。多亏上了粮食烘干中心项目,再也不为这鬼天气提心吊胆了,这11台烘干机派上大用场了。”
500亩刚刚收割的小麦,不用晾晒,一天全干。一周前,安徽省太和县蔡庙镇胜杰家庭农场的小麦收割完毕,但并没有着急往家拉,而是找来几辆大货车,将小麦送到了一家农资公司。在那里,含水量远超国家入库标准的粮食,以每斤不到五分钱的价格,一天之内全部烘干,不再需要晾晒就能到粮库卖个好价钱。
“放在以前,粮食必须找地方晒。要是在路边晾晒,我种的小麦要晾出好几里去,光摊、收、装、运就需要不少劳力。现在用上粮食烘干机,晒粮再也不用到处找场地,也不用看老天‘脸色’,省时省力。”对于农业装备助力下的“晒粮”方式转变,该农场负责人赞不绝口。
长期以来,由于受天气影响和场地条件制约,“有天无地晒、有地无天晒”的问题持续困扰着种粮农民。“一到收获季节,粮食‘晾晒难’就会成为农民的烦心事。只要解决了晾晒难题,种粮利润就能提升。”如玉米经过晾晒后,每公斤就能多卖二三毛钱,除去烘干费用,一亩能多赚100多元。然而,按照传统方法,一家一户农民在房前楼顶、乡村道路晾晒粮食,不仅费时费力,还受天气、人工、晒场等诸多条件制约。
随着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农业种植和经营模式发生改变,粮食生产与经营由原来的分散走向集中,种粮大户对粮食集中、快速烘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粮食生产的耕、种、收环节基本上都已机械化,但粮食产后处理环节仍旧薄弱。粮食烘干等服务缺口很大,应加快发展,提高不利天气应对能力。